金榜之路
學大陪你
個性化學習
關于我們  |  聯(lián)系我們

高考作文范文及范文解析-乘歷史之車前行

來源:學大教育     時間:2021-04-12     

高考學生很快就會面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轉彎,那怎樣能有個更好的選擇,要從提高學習效率來著手!今天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考時的一些作文押題來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
  閱讀下面的文字,根據要求作文。

  習近平:歷史,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、繼續(xù)前行的力量。

  加繆:對未來最大的慷慨,就是把一切奉獻給現(xiàn)在。

  愛因斯坦: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,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尚的品質,超脫時代和社會,走自己正確的道路。

  讀了以上文字,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?結合上述材料,寫一篇文章。注意:角度自選,立意自定,題目自擬。明確文體,不得寫成詩歌。不得少于800字。不得抄襲、套作。

  【新題解析】

  這個作文題有多句名言警句,考查同學們對歷史、現(xiàn)在和未來的關系的認知。審題時要異中求同,尋求各句話之間的聯(lián)系點:個人與時代、與社會的關系。

  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涉及人與歷史的關系;加繆的話認為人要把握現(xiàn)在;愛因斯坦的話指出人無論在怎樣的時代和社會,都必須堅守高貴的品質。能正確看待歷史、現(xiàn)在和未來的關系,并立足于這個時代,發(fā)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,視為最佳立意,這樣最能寫出深度,體現(xiàn)思辨思維。

  【佳作賞析】

  1、承載與超越

  人既是歷史的承載者,又是歷史的創(chuàng)造者和超越者,人固然不能獨立于歷史長河之外,卻也不應囿于時代的牢籠。

  習近平總書記有言:“歷史,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、繼續(xù)前行的力量。”這句話強調人對歷史的承載,人組成了社會與文明。但正如卡爾維諾所說:“人民本身是有重量的。”即現(xiàn)有的文明在短期范圍內可能成為人的敵人。在一些特殊時期,文明無法把握自身反而使存在的意義越來越遠,因而人需要一個匡正自己、不使自己偏離的架構,那便是歷史。人對歷史的承載,在文明經歷轉折點時至關重要,人若不在歷史中汲取智慧并繼續(xù)前行,便是對自身的否定。

  但僅僅有承載,便容易陷于“黑格爾式”的歷史主義幽靈,把整個人類的歷史變成一潭死水。加繆所主張的“把一切奉獻給現(xiàn)在”,正是闡明了人應超越歷史而創(chuàng)造歷史的道理。奉獻于現(xiàn)在,不正是創(chuàng)造未來的歷史嗎?在人肯定并承載歷史的前提下,人對于歷史便擁有了相當的主觀能動性,超出歷史的那一部分便會轉化為歷史本身的養(yǎng)料。此時,人雖然還身在歷史長河之中,但無意間已然發(fā)展了歷史,使得今時今日的歷史超越了前人的歷史。

  人對歷史的承載和超越,正如英雄造時勢和時勢造英雄的無限螺旋上升,而上述兩者缺一,發(fā)展便會停滯。換言之,沒有承載的超越是反歷史,沒有超越的承載是非歷史。

  人在歷史發(fā)展的過程中,從宏觀角度來看,承載和超越并存。但若是把這一對矛盾放在具體的社會歷史背景下,便容易在是進是退的問題上構成二律背反。但愛因斯坦曾抱有讓個人超脫于時代與社會的信念,即當人類整體在承載和延續(xù)歷史的同時,個人可以成為超越歷史的急先鋒。李澤厚先生也在其《歷史本體論·己卯五說》中指出,人類整體不能超越當下所擁有的歷史,但對歷史的超越,就數量有限的個體來說是有效的。這正契合了人憑借高尚品德超出社會時代的愿望,也給加繆所主張的“歷史的創(chuàng)新”指明了方向,更是對承載歷史的必要性的肯定。

  脊梁上承載了歷史的厚積,思想跨越了時代的吐息,手中便緊握了未來的命運。

  點評

  文章把個人與時代的關系理解為“承載”“創(chuàng)造”與“超越”,并分別對應“過去”“現(xiàn)在”“未來”。在論述的過程中能運用辯證思維,闡述人類僅僅“承載”是不夠的,“奉獻于現(xiàn)在”就是“創(chuàng)造未來的歷史”,以及“人類整體不能超越當下所擁有的歷史,但對歷史的超越,就數量有限的個體來說是有效的”,體現(xiàn)了思維的深度。

  文章善用哲學思想或素材論述問題,如“黑格爾式”的歷史主義幽靈、二律背反、李澤厚先生的觀點等,指出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創(chuàng)造歷史,為文章增添了思維的深度和廣度。

  文章契合題意,思想深刻,論述有力,語言有底蘊。不足的是,標題雖切合作者對材料的理解,但是不夠抓人眼球,顯得平庸。

  2、乘歷史之車前行

  這個世上有皓首窮經的人,有砥礪當下的人,亦有仰望星空、引領時代的人。而我認為,未來漫長難以把握,不如乘歷史之車,回望過去的軌跡,抓緊當下韁繩,借歷史之智走好當下,走好未來之路。

  歌德曾言:“不能汲取三千年歷史經驗的人沒有未來可言。”人活在當下,但人總是缺少經驗,便需要反反復復地練習。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,一件事也許輾轉歷經幾代人才得以實現(xiàn)??傆性S多未知、許多迷茫,僅靠一個人、一個時代,似乎太過無望,于是便有了牛頓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。以史為鑒,可以知興替;見歷史,可以知未來。在眺望未來的時候,借鑒歷史,可以少走彎路,做出正確的選擇。

  我們生活在現(xiàn)在,經歷過無數個現(xiàn)在,也將經歷未來的無數個現(xiàn)在。而過去、現(xiàn)在、未來終將成為歷史,歷史終究是無數個現(xiàn)在的縮影。“今人不見古時月,今月曾經照古人。”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。古代沒有高速發(fā)展的科技,過去與現(xiàn)在似乎完全不同,然而歷史總是相似,相同的規(guī)律穿梭時空,作用于過去與現(xiàn)在。歷史的煙云已經散去,而前人那濃縮于無數歷史實踐中的寶貴經驗卻熠熠生輝,照亮人類前行的路

  隨著人類歷史的延伸,人類積累的知識日漸浩瀚。人類的過往如同雅典神廟一般高大,讓人不敢質疑,但人不能沉浸于卷帙浩繁的歷史煙云中。

  豐子愷曾說:“不亂于心,不困于情。不畏將來,不念過往。”行走在當下,難免迷茫,歷史的指南針不會永遠指向正確的方向。過去、未來遠在天邊,而我們所能掌控的,正如加繆所說,只有現(xiàn)在。馬克思曾提醒我們,真理是具體的、有條件的。當今社會已然日新月異,又怎能一味遵從前人之語,讓當下為過往教條所束縛?歷史浩浩蕩蕩走了無數個世紀,未來有太多不確定,有太多未知,僅憑過去的經驗也許可以走得穩(wěn)當,但又怎么將人類社會推向輝煌的未來?歷史已成為歷史,從歷史中汲取有用的智慧,結合當下實際,用于當下,才是前行之道。

  歷史是一條線,串聯(lián)過去、現(xiàn)在與未來。歷史的車輪將在這一坐標軸上留下許許多多痕跡。行走在這條路上,免不了回望身后已走過的路,乘歷史之車前行,也要開創(chuàng)歷史新篇章。

  點評

  文章開門見山地亮出觀點:“回望過去的軌跡,抓緊當下韁繩,借歷史之智走好當下,走好未來之路。”用“歷史之車”這個比喻統(tǒng)領全篇,把過去、現(xiàn)在、未來三者串聯(lián)起來,形象而生動。

  在首段提出觀點后,文章在第2、3段集中論述人類需要借鑒歷史、汲取前人的經驗,從而少走彎路,做出正確的選擇。第4段開始,在前文基礎上指出,人不能沉浸于過去的歷史,并在下文借馬克思等人的觀點說明原因:真理是具體的、有條件的,要結合當下實際才能前行。結尾回扣開頭,照應標題,結構嚴謹。

  文章立意準確,觀點鮮明,但論證方法較單一,缺少事實依據,需要加以改進。

  3、風雪覆途,吾心有路

  我們也曾驚嘆于記憶泛黃的歷史,感嘆于光怪陸離的當下,仰望著未來浩瀚的星空。世界很大,但作為其中的每一個小小個體,我認為我們都應思考過去,不負當下,展望未來。哪怕風雪覆途,吾心亦有路。

  人之所以貴而為人,是因為我們會思考,會進步。而歷史這面大鏡子為我們提供了無數的思考與進步的資源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:“歷史,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、繼續(xù)前行的力量。”反觀歷史,反觀過去,是為了從中汲取經驗,使個人得以發(fā)展,民族得以進步,國家得以富強。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未完成的使命,都應以史為鏡,堅定自己走下去的路。

  反觀歷史,是為了不負當下。我們從歷史中吸取了充足的智慧和靈感,更應該將它們獻給當下,賦予當下更多的生命力。沒有哪一段現(xiàn)在經得起辜負和浪費,這正如《月亮與六便士》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甘愿背棄、放棄優(yōu)渥的生活,成就當下的執(zhí)著、當下的熱愛,于他而言,后來的每一分鐘都是常人難以理解的美好。我們作為人,要把握、能把握的只有當下。生命會在哪一天結束,我們誰也不知道,我們只清楚在這一天、這一分鐘、這一秒里,我還清醒地活著,通暢地呼吸著,并執(zhí)著地努力著,僅此而已。

  但眾所周知,沒有信仰的努力是無法長久的。正如愛因斯坦說的:“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,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尚的品質,超脫時代和社會,走自己正確的道路。”這樣的高尚,才能讓我們擁有堅定的信仰。曾為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,生前捐贈了自己收藏的所有國寶。那個年代的風雪也曾帶給他疼痛,但他內心仍能保持如孩童一般的天真,他的純潔高尚,像一顆透明的水晶,折射出世間華麗的光芒。他守護的不是冷冰冰的物體,是國家和民族的根。由此可見,無論身處怎樣的時代,也不應動搖最初的理想與信念,愛我所愛,信我所信,任世界浮沉。

  塞涅卡說過:“我們何必為生命的片段而哭泣,我們整個人生都催人淚下。”是的,思考過去,不負當下,堅守信仰,展望未來。哪怕風雨覆途,吾心亦有路。

  點評

  文章開頭巧妙串聯(lián)“過去”“當下”“未來”,并亮出觀點:“思考過去,不負當下,展望未來。”“哪怕風雪覆途,吾心亦有路”一句更照應標題,總領下文。

  文章思路清晰,從“反觀歷史”到“不負當下”再到“堅守信仰”,論述層層深入,所引事例也與觀點較為契合;善于運用排比、比喻等修辭手法,增強了氣勢。但對于“展望未來”這一內容,論述上有所欠缺,如能結合當下實際,并綜合前文所提出的幾個方面展開論述,會令文章的體系更完整、思維更縝密。

以上的知識點在高考前的復習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,大家一定要做好筆記,平時可以多多閱讀,把知識復習的更加的牢固。

領取學習報告+1對1個性化輔導試聽課

  • 獲取驗證碼

網站地圖 |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: | 咨詢時間:8:00-23:00(節(jié)假日不休)
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400-810-5688 舉報郵箱:info@xueda.com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(qū)

京ICP備10045583號-6 學大Xueda.com 版權所有 北京學大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324號
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京B2-2010009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009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