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榜之路
學大陪你
個性化學習
關于我們  |  聯(lián)系我們

初二歷史上冊復習提綱:近代化的探索

來源:學大教育     時間:2013-12-22     

  第6課 洋務運動(19世紀60年代—90年代)

  (1)背景: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后,清朝內外交困

  (2)目的:維護清朝統(tǒng)治

  (3)學習對象:西方先進生產(chǎn)技術

  (4)領導階級:地主階級

  (5)時間:19世紀60—90年代

  (6)主張:“師夷長技以自強”

  (7)代表人物:中央—奕訢 地方—曾國藩、李鴻章、左宗棠、張之洞

  (8)主要內容:

  前期———以“自強”為口號,創(chuàng)辦了近代軍事工業(yè),主要有安慶內軍機械所、江南制造總局、福州船政局(簡稱“兩局一所”)

  后期——以“求富”為口號,開辦民用工業(yè),主要有輪船招商局(李鴻章),漢陽鐵廠、湖北織布局(張之洞)。后來還籌建了北洋、南洋、福建三支海軍,興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。

  (9)結果:甲午戰(zhàn)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滅,標志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(chǎn)。

  (10)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:沒有觸動封建制度(中體西用)

  (11)性質:一場失敗的封建統(tǒng)治者的自救運動。

  (12)評價:消極: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(tǒng)治,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

  積極: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,創(chuàng)辦近代工業(yè),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(chǎn)生和發(fā)展起到了促進作用,對西方列強、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。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。

  第7課 戊戌變法(1895年—1898年)

  (1)背景:《馬關條約》簽訂,民族危機空前嚴重

  (2)領導階級:資產(chǎn)階級維新派 (3)代表人物:康有為、梁啟超

  (4)學習對象:西方先進制度(君主立憲制)

  (5)主要經(jīng)過:序幕—1895年,康有為、梁啟超發(fā)起“公車上書”。

  發(fā)展:康有為、梁啟超創(chuàng)辦《萬國公報》(后更名為《中外紀聞》),組織強學會,宣傳變法,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。

  高潮:1898年,光緒帝發(fā)布變法法令,前后持續(xù)103天,史稱“百日維新”(又叫戊戌變法)

  結束:1898年9月,慈禧太后發(fā)政變,囚禁光緒帝,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,變法失敗。

  (6)“百日維新”的主要內容

  經(jīng)濟上: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(yè) 軍事上—訓練新式軍隊

  政治上:改革政府機構,裁撤冗官,任用維新人士。

  文化教育上:開辦新式學堂,翻譯西方書籍,創(chuàng)辦報刊。

  (7)性質:資產(chǎn)階級領導的一場政治改良運動。

  (8)失敗原因:①資產(chǎn)階級力量薄弱,依靠一位沒有實權的皇帝。

  ②沒有發(fā)動人民群眾

 ?、圩兎ㄓ|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,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。

  (9)歷史意義:這次變法廣泛傳播了資產(chǎn)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,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,促使資產(chǎn)階級的斗爭由改良轉向了革命。

  第8課 辛亥革命(1894年—1912年)

  (1)領導階級:資產(chǎn)階級革命派

  (2)學習對象:西方先進制度(民主共和制)

  (3)代表人物:孫中山

  (4)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——三民主義

  (5)機關刊物—《民報》

  (6)性質—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革命

  (7)主要經(jīng)過:①革命準備—1894年,孫中山在檀香山,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;1905年,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。(意義:大大推進了全國的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革命運動。)

 ?、谖洳鹆x:1911年10月10日,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(fā)動起義,占領楚望臺軍械所,到11日,起義軍完全占領武昌城,史稱“辛亥革命”。

 ?、壑腥A民國成立:1912年1月1日,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(tǒng),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,這一年為中華民國元年。

 ?、芙Y束: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,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(tǒng)治。

  (8)歷史意義:成功:推翻了清朝的統(tǒng)治,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,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。

  失敗: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,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,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。

  第9課 新文化運動(1915年—20世紀20年代)

  (1)領導階級:激進民主主義者

  (2)學習對象:西方先進思想、文化

  (3)代表人物:陳獨秀、李大釗、胡適、魯迅

  (4)性質:思想解放運動

  (5)旗幟:“民主”和“科學”

  (6)宣傳陣地:《新青年》

  (7)主要內容:前期:“四提倡”、“四反對”,提倡民主,反對獨裁專制;提倡科學,反對迷信盲從。提倡新道德,反對舊道德,提倡新文學,反對舊文學。

  后期:宣傳馬克思主義,1918年,李大釗發(fā)表《庶民的勝利》和《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》,頌揚十月革命,同年底,李大釗又在北京創(chuàng)辦了《每周評論》。

  (8)意義: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。

  ①啟發(fā)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,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。

 ?、跒轳R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

  (9)局限性:對東西文化有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。

領取學習報告+1對1個性化輔導試聽課

  • 獲取驗證碼

網(wǎng)站地圖 |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: | 咨詢時間:8:00-23:00(節(jié)假日不休)
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400-810-5688 舉報郵箱:info@xueda.com 網(wǎng)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(qū)

京ICP備10045583號-6 學大Xueda.com 版權所有 北京學大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1324號
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京B2-2010009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京ICP證100956